『补亡论』云:与五苓散。伤寒吐后,腹胀满者,与调胃承气汤。
浮则邪在肌表,迟则阳虚,气怫郁而不得越,则面热赤。胸中者,阳气之本。
表邪解者,乃可攻饮也。 若遽与桂枝,恐更生烦热。
观其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,而皆曰可发汗,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。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会于咽喉,别而络唇口。
医学自汉秦以上无方,有方自张长沙始,故医家以长沙为方书之祖。程应旄曰:头痛发热,太阳病皆然,而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是寒伤荣室,若风伤卫,则无是也。
程知曰:不宜下而下之,诸变不可胜数,此之谓也。太阳病未解,当见未解之脉,今不见未解之脉,而阴阳脉俱停,三部沉伏不见;既三部沉伏不见,则当见可死之证;而又不见可死之证,是欲作解之兆也。